美味的小瘦子3-国产av-动漫电影推荐-男同志网站freemovie-久久影院被窝影院爽爽

Tel:021-68160507 / 0513-84185999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公司:上海市虹口區SOHO大廈3316室
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zssxfh.com
政策法規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法規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5年版)》實施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企業需要做哪些工作?
來源:      作者:      時間:2025-02-17

  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首先要加強《名錄》的學習,同時要加強《名錄》修訂的解讀、宣傳培訓等工作,指導幫助相關企業準確把握修訂內容,及時解決危險廢物屬性認定有關問題。

  《名錄》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企業還需要做好《名錄》有關修訂內容與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以及管理計劃、轉移聯單、許可證等環境管理制度銜接工作。例如:

  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企業應根據修訂情況調整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中危險廢物有關信息,保證相關數據及時更新;針對實施豁免管理的危險廢物,應根據此次修訂內容,進一步核實相關豁免條件等信息,確保依法依規實施豁免管理。

  涉及本次修訂增加或合并危險廢物種類的產廢企業,應及時做好向所在地生態環境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等工作,及時變更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排污許可證等信息。

  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如相關危險廢物種類和代碼等發生變化的,持證企業和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應及時作出變更。

  轉移危險廢物種類或代碼等發生變化的,相關企業也應對轉移申請和轉移聯單作出變更。

  01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建設與管理

  一、一般規定:

  1、采取必要的防風、防曬、防雨、防漏、防滲、防腐以及其他環境污染防治措施,不應露天堆放危險廢物。

  2、設置必要的貯存分區,避免不相容的危險廢物接觸、混合。

  3、貯存設施內地面、墻面裙腳、堵截泄漏的圍堰、接觸危險廢物的隔板和墻體等應采用堅固的材料建造,表面無裂縫。

  4、貯存設施地面與裙腳應采取表面防滲措施。

  5、防滲、防腐材料應覆蓋所有可能與廢物及其滲濾液、滲漏液等接觸的構筑物表面

  6、貯存設施應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二、 建設要求

  (1)貯存庫

  是用于貯存一種或多種類別、形態危險廢物的倉庫式貯存設設施。貯存庫污染控制要求:

  貯存庫內不同貯存分區之間應采取隔離措施,隔離措施可根據危險廢物特性采用過道、隔板或隔墻等方式;

  在貯存庫內或通過貯存分區方式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應具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堵截設施最小容積不應低于對應貯存區域最大液態廢物容器容積或液態廢物總儲量1/10(二者取較大者);用于貯存可能產生滲濾液的危險廢物的貯存庫或貯存分區應設計滲濾液收集設施,收集設施容積應滿足滲濾液的收集要求;

  貯存易產生粉塵、揮發性有機物(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貯存庫,應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排氣筒高度應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

  (2)貯存場

  是用于貯存不易產生粉塵、揮發性有機物(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大宗危險廢物的,具有頂棚(蓋)的半開放式貯存設施。

圖片

  貯存場污染控制要求:

  貯存場應設置徑流疏導系統,保證能防止當地重現期不小于25年的暴雨流入貯存區域,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淋危險廢物,避免增加滲濾液量;

  貯存場可整體或分區設計液體導流和收集設施,收集設施容積應保證在最不利條件下可以容納對應貯存區域產生的滲濾液、廢水等液態物質;

  貯存場應采取防止危險廢物揚散、流失的措施;

  貯存的危險廢物直接接觸地面的,還應進行基礎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m厚黏土層(滲透系數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滲材料(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cm/s),或其他防滲性能等效的材料。

  (3)貯存池

  是用于貯存單一類別液態或半固態危險廢物的,位于室內或具有頂棚(蓋)的池體貯存設施。

圖片

  貯存池污染控制要求:

  貯存池防滲層應覆蓋整個池體并對池體進行基礎防滲;

  貯存池應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地面徑流等進入,保證能防止當地重現期不小于25年的暴雨流入貯存池內;

  貯存池應采取措施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

  (4)貯存罐區

  是用于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由一個或多個罐體及其相關的輔助設備和防護系統構成的固定式貯存設施。貯存罐區污染控制要求:

  貯存罐區罐體應設置在圍堰內,圍堰應保證能滿足防滲、防腐性能要求;

  貯存罐區圍堰容積應至少滿足其內部最大貯存罐發生意外泄漏時所需要的危險廢物收集容積要求;

  貯存罐區圍堰內收集的廢液、廢水和初期雨水應及時處理,不應直接排放。

  (5)貯存點

  是《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HJ1259-2022)規定的納入危險廢物登記管理單位的,用于同一生產經營場所專門貯存危險廢物的場所;或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設置于生產線附近,用于暫時貯存以便于中轉其產生的危險廢物的場所。貯存點環境管理要求:

  貯存點應具有固定的區域邊界,并應采取與其他區域進行隔離的措施;

  貯存點應采取防風、防雨、防曬和防止危險廢物流失、揚散等措施;

  貯存點貯存的危險廢物應置于容器或包裝物中,不應直接散堆;

  貯存點應根據危險廢物的形態、物理化學性質、包裝形式等,采取防滲、防漏等污染防治措施或采用具有相應功能的裝置;

  貯存點應及時清運貯存的危險廢物,實時貯存量不應超過3噸。

  鑒于多數企業采用貯存庫,本篇文章主要講解危廢庫的建設要點。

  三、 貯存庫污染控制要求

  1、不同貯存分區之間應采取隔離措施(過道、隔板或隔墻等方式)。

圖片

圖片

  2、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應具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堵截設施最小容積不應低于對應貯存區域最大液態廢物容器容積或液態廢物總儲量 1/10(二者取較大者)

圖片

  3、貯存易產生粉塵、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貯存庫,應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氣體凈化設施的排氣筒高度應符合 GB 16297要求。

  注:排氣筒最低15m。排放氯氣的、氰化氫的、光氣的不得低于25米。還應高出周圍200m半徑范圍類的建筑5m以上。

  四、 容器和包裝物污染控制要求

  材質、內襯應與盛裝的危險廢物相容。

  滿足相應的防滲、防漏、防腐和強度等要求。

  硬質容器和包裝物及其支護結構堆疊碼放時不應有明顯變形,無破損泄漏。

  柔性容器和包裝物堆疊碼放時應封口嚴密,無破損泄漏。

  使用容器盛裝液態、半固態危險廢物時,容器內部應留有適當的空間,以適應因溫度變化等可能引發的收縮和膨脹,防止其導致容器滲漏或永久變形。

  容器和包裝物外表面應保持清潔。

  五、 貯存過程染控制要求

  在常溫常壓下不易水解、不易揮發的固態危險廢物可分類堆放貯存,其他固態危險廢物應裝入容器或包裝物內貯存。

  液態危險廢物應裝入容器內貯存,或直接采用貯存池、貯存罐區貯存。

  半固態危險廢物應裝入容器或包裝袋內貯存,或直接采用貯存池貯存。

  具有熱塑性的危險廢物應裝入容器或包裝袋內進行貯存。

  易產生粉塵、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應裝入閉口容器或包裝物內貯存。

  危險廢物貯存過程中易產生粉塵等無組織排放的,應采取抑塵等有效措施。

  02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分類

圖片

  一、 危險廢物標簽

  1.填寫要求

  危廢名稱、廢物類別、廢物代碼參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危險廢物”一欄,簡化名稱或行業內通用的俗稱均可;按規定鑒別屬于危險廢物的,按照其產生來源和工藝填寫廢物名稱、類別和代碼按照編碼規則填寫。

  廢物形態為危險廢物的物理形態。

  數字識別碼應一物一碼”,二維碼的編碼數據結構中應包含數字識別碼的內容,信息服務系統所含信息宜包含標簽中設置的信息。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可利用電子標簽等物聯網技術對危險廢物進行信息化管理。可隨標簽打印,也可另外張貼。

  危險廢物的危險特性:包括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和反應性,參照危險特性警示圖形,印刷在標簽上相應位置,或單獨打印后粘貼于標簽上相應的位置。

圖片

  2. 危險廢物標簽的制作

  制作要求方面,根據危險廢物容器或包裝物的容積大小,HJ 1276-2022分別提出了不同情形下標簽的最小尺寸和最低文字高度,企業可按照推薦尺寸制作,或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放大處理。

圖片

  【圖 危險廢物標簽尺寸要求】

  3. 危險廢物標簽的設置

  設置要求方面,危險廢物容器或包裝物種類繁多,HJ 1276-2022針對箱類包裝、袋類包裝、桶類包裝等分別提出了相應的設置要求,標簽設置的總體原則是應設置在容器或包裝物的明顯位置。

圖片

  【圖 危險廢物標簽設置要求】

圖片

  此外,體積超過450L的容器或包裝物,還要在相對的兩面都設置危險廢物標簽。

  【圖 體積大于450L的容器或包裝物的標簽設置】

  二、 危險廢物貯存分區標志

圖片

  【圖 貯存分區標志內容】

  1. 貯存分區標志的制作

  制作要求方面,根據觀察距離的大小,HJ 1276-2022分別提出了不同情形下標志整體外形最小尺寸和最低文字高度,企業可按照推薦尺寸制作,或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放大處理。

圖片

  【圖 危險廢物貯存分區標志的尺寸要求】

  2. 貯存分區標志的設置

  設置要求方面,HJ 1276-2022要求在每一個貯存分區都設置危險廢物貯存分區標志,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固定形式。

圖片

  【圖 貯存分區標志位置】

  三、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設施標志

  1. 設施標志的內容

  前文提到,設施標志由警示圖形和輔助性文字構成。警示圖形主要用于傳達危險廢物的環境危害特性,輔助性文字主要用于標明危險廢物設施的類型和相關責任人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GB 15562.2-1995修改單已將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場的警告圖形符號由原來的“骷髏”改為最新的“枯樹和魚”,且鼓勵企業設置二維碼,對設施使用情況進行信息化管理。

圖片

  【圖 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設施標志】

  2. 設施標志的制作

  制作要求方面,根據設置位置和觀察距離的大小,HJ 1276-2022分別提出了不同情形下標志整體外形最小尺寸、三角形邊長和最低文字高度,企業可按照推薦尺寸制作,或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放大處理。

圖片

  【圖 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設施標志的尺寸要求】

  3. 設施標志的設置

  設置要求方面,HJ 1276-2022要求每一個貯存、利用、處置設施均應在設施附近或場所的入口處設置相應的設施標志。對于企業常見的危險廢物貯存庫,應在場所外入口處的墻壁或欄桿顯著位置設置相應的設施標志,可采用附著式和柱式兩種固定方式,附著式優先。

圖片

  【圖 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設施標志的設置】

  03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及臺賬

  一、 危險廢物管理計劃

  1、制定單位

  同一法人單位或者其他組織所屬但位于不同生產經營場所的單位,應當以每個生產經營場所為單位,分別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通過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向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2、制定形式及時限要求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年度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通過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在線填寫并提交當年度的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備案編號和回執,完成備案。

  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內容需要調整的,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及時變更。

  3、一般原則

  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的管理計劃制定內容應包括單位基本信息、設施信息、危險廢物產生情況信息、危險廢物貯存情況信息、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情況信息、危險廢物減量化計劃和措施、危險廢物轉移情況信息。

  危險廢物簡化管理單位的管理計劃制定內容應包括單位基本信息、危險廢物產生情況信息、危險廢物貯存情況信息、危險廢物減量化計劃和措施、危險廢物轉移情況信息。

  危險廢物登記管理單位的管理計劃制定內容應包括單位基本信息、危險廢物產生情況信息、危險廢物轉移情況信息。

  4、單位基本情況填寫要求

  1)單位基本信息

  單位基本信息填寫內容參見HJ 1259-2022附錄A.1,填寫應滿足以下要求。

  行業類別:根據GB/T 4754中對應的類別和代碼填寫。

  管理類別:指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危險廢物簡化管理單位或者危險廢物登記管理單位。

  2)設施信息

  設施信息填寫內容參見HJ 1259-2022表A.2,填寫應滿足以下要求。

  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生產設施及設施參數、產品名稱、生產能力、原輔材料:與排污許可證副本中載明的內容保持一致。

  設施編碼:填寫排污許可證副本中載明的編碼。若無編碼,則根據HJ 608進行編碼并填寫。對于產生環節不固定的危險廢物,選取其中一個產生該類別危險廢物的設施編碼填寫。

  污染防治設施參數:指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設施、自行處置設施和貯存設施的參數。

  5、危險廢物基本情況填寫要求

  1)危險廢物產生

  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填寫內容參見表HJ 1259-2022A.3,填寫應滿足以下要求。

  危險廢物名稱、類別、代碼和危險特性:依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GB 5085.1~7和HJ 298判定并填寫。有行業俗稱或單位內部名稱的,同時填寫行業俗稱或單位內部名稱。

  有害成分名稱:危險廢物中對環境有害的主要污染物名稱,如苯系物、氰化物、砷等。

  產生危險廢物設施名稱和編碼:依據“設施信息”部分填寫的生產設施名稱、生產設施編碼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本年度預計產生量:本年度預計產生的危險廢物量。

  計量單位:填寫噸。以升、立方米等體積計量的,應折算成重量噸;以個數作為計量單位的,除填寫個數外,還應折算成重量噸。

  內部治理方式及去向:自行利用設施編碼、自行處置設施編碼和貯存設施編碼依據“設施信息”部分填寫的污染防治設施編碼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2)危險廢物貯存

  危險廢物貯存情況填寫內容參見HJ 1259-2022表A.4,填寫應滿足以下要求。

  危險廢物名稱、類別、代碼、有害成分名稱、形態、危險特性:依據“危險廢物產生”部分填寫的相關信息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貯存設施編碼:依據“設施信息”部分填寫的污染防治設施編碼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貯存設施類型:根據GB 18597中貯存設施類型填寫。

  包裝形式:包括包裝容器、材質、規格等。

  本年度預計剩余貯存量:預計截至本年底貯存設施內危險廢物的庫存量。

  計量單位:填寫噸。以升、立方米等體積計量的,應折算成重量噸;以個數作為計量單位的,除填寫個數外,還應折算成重量噸。

  危險廢物貯存能力應與排污許可證副本中載明的保持一致,或根據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意見確定。

  3)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

  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情況填寫內容參見HJ 1259-2022表A.5,填寫應滿足以下要求。

  設施類型:指自行利用設施和自行處置設施。

  危險廢物名稱、類別、代碼、有害成分名稱、形態、危險特性:依據“危險廢物產生”部分填寫的相關信息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自行利用/處置設施編碼:依據“設施信息”部分填寫的污染防治設施編碼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自行利用/處置方式代碼:根據HJ 1033附錄F填寫。

  本年度預計自行利用/處置量:本年度預計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量。

  計量單位:填寫噸。以升、立方米等體積計量的,應折算成重量噸;以個數作為計量單位的,除填寫個數外,還應折算成重量噸。

  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能力應與排污許可證副本中載明的保持一致,或根據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意見確定。

  4)危險廢物減量化

  危險廢物減量化計劃和措施填寫內容參見HJ 1259-2022表A.6。

  根據自身產品生產和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借鑒同行業發展水平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危險廢物危害性措施的計劃,明確改進原料、工藝、技術、管理等。

  6.危險廢物轉移

  危險廢物轉移情況填寫內容參見HJ 1259-2022附錄A.7,填寫應滿足以下要求。

  轉移類型:指省內轉移、跨省轉移和境外轉移。

  危險廢物名稱、類別、代碼、有害成分名稱、形態、危險特性:依據“危險廢物產生”部分填寫的相關信息填寫,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本年度預計轉移量:本年度預計轉移的危險廢物量。

  計量單位:填寫噸。以升、立方米等體積計量的,應折算成重量噸;以個數作為計量單位的,除填寫個數外,還應折算成重量噸。

  利用/處置方式代碼:根據HJ 1033附錄F填寫。

  擬接收單位類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有單位、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環節豁免管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等。

  擬接收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有單位名稱、經營許可證編號:應當與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中登記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有單位相關信息關聯并一致,可由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環節豁免管理單位的相關信息應在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中登記。

  危險廢物出口至境外的,應在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中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信息。

  二、 危險廢物管理臺賬

  1、一般原則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落實危險廢物管理臺賬記錄的責任人,明確工作職責,并對危險廢物管理臺賬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法律責任。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根據危險廢物產生、貯存、利用、處置等環節的動態流向,如實建立各環節的危險廢物管理臺賬,記錄內容參見HJ 1259-2022 附錄B。

  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分為電子管理臺賬和紙質管理臺賬兩種形式。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可通過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企業自建信息管理系統或第三方平臺等方式記錄電子管理臺賬。

  2、頻次要求

  產生后盛放至容器和包裝物的,應按每個容器和包裝物進行記錄;產生后采用管道等方式輸送至貯存場所的,按日記錄;其他特殊情形的,根據危險廢物產生規律確定記錄頻次。

  3、記錄內容

  危險廢物產生環節,應記錄產生批次編碼、產生時間、危險廢物名稱、危險廢物類別、危險廢物代碼、產生量、計量單位、容器/包裝編碼、容器/包裝類型、容器/包裝數量、產生危險廢物設施編碼、產生部門經辦人、去向等。

  危險廢物入庫環節,應記錄入庫批次編碼、入庫時間、容器/包裝編碼、容器/包裝類型、容器/包裝數量、危險廢物名稱、危險廢物類別、危險廢物代碼、入庫量、計量單位、貯存設施編碼、貯存設施類型、運送部門經辦人、貯存部門經辦人、產生批次編碼等。

  危險廢物出庫環節,應記錄出庫批次編碼、出庫時間、容器/包裝編碼、容器/包裝類型、容器/包裝數量、危險廢物名稱、危險廢物類別、危險廢物代碼、出庫量、計量單位、貯存設施編碼、貯存設施類型、出庫部門經辦人、運送部門經辦人、入庫批次編碼、去向等。

  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環節,應記錄自行利用/處置批次編碼、自行利用/處置時間、容器/包裝編碼、容器/包裝類型、容器/包裝數量、危險廢物名稱、危險廢物類別、危險廢物代碼、自行利用/處置量、計量單位、自行利用/處置設施編碼、自行利用/處置方式、自行利用/處置完畢時間、自行利用/處置部門經辦人、產生批次編碼/出庫批次編碼等。

  危險廢物委外利用/處置環節,應記錄委外利用/處置批次編碼、出廠時間、容器/包裝編碼、容器/包裝類型、容器/包裝數量、危險廢物名稱、危險廢物類別、危險廢物代碼、委外利用/處置量、計量單位、利用/處置方式、接收單位類型、利用/處置單位名稱、許可證編碼/出口核準通知單編號、產生批次編碼/出庫批次編碼等。

  4、記錄保存

  保存時間原則上應存檔5年以上。

  以上素材來自互聯網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