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小瘦子3-国产av-动漫电影推荐-男同志网站freemovie-久久影院被窝影院爽爽

Tel:021-68160507 / 0513-84185999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公司:上海市虹口區SOHO大廈3316室
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zssxfh.com
環保百科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環保百科
廢氣治理技術丨六種基本的大氣污染物是什么?怎么產生的?該如何治理?
來源:雅安生態環境      作者:      時間:2025-06-03

  空氣質量是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空氣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

  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簡稱AQI),簡單來說,是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用于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指標。

  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將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顆粒物(PM10,粒徑小于等于10微米)、細顆粒物(PM2.5,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作為6種基本的大氣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屬于氣態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屬于小顆粒狀的氣溶膠污染物。

  那這六項大氣污染究竟是什么呢?

  是怎么產生的?

  又該如何治理?

  二氧化硫(SO2)

  污染物性質:

  SO2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會對人體呼吸系統造成損害,引發咳嗽、氣喘等癥狀。同時,它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會對土壤、水體、建筑物等造成嚴重的腐蝕和破壞。

  污染物來源:

  包括含硫燃料的燃燒,含硫礦石的冶煉,化工、煉油和硫酸廠等的生產過程。

  污染物指標: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SO2年均值小于等于20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年均值小于等于60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污染物治理:

  可以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廣清潔能源、加強工業污染治理等措施來減少SO2的排放。

  二氧化氮(NO2)

  污染物性質:

  常溫常壓下NO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的氣體,吸入后損傷呼吸道,高濃度會導致肺水腫。

  污染物來源:

  主要來自高溫燃燒過程的釋放,比如機動車尾氣、燃料燃燒廢氣的排放等。大氣中的NO2人為源和天然源都十分重要。人為源主要是燃料燃燒、化工生產過程、汽車尾氣等;天然源主要是生物有機體腐爛形成硝酸鹽,經細菌作用產生NO,隨后緩慢氧化形成。

  污染物指標: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國家一級、二級標準中NO2年均值均為小于等于40微克/立方米。

  污染物治理:

  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是NO2的治本之策,應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和工程機械,逐步淘汰重型柴油車、減少使用汽油車,加強汽車尾氣治理。在工業生產中,推廣低氮燃燒技術(通過精細化控制燃料周圍氧濃度、溫度,將NOX還原為N2),并在排放端安裝脫硝塔等,降低NOX排放濃度。

  一氧化碳(CO)

  污染物性質:

  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主要來源于不完全燃燒過程,如汽車尾氣、工業爐窯燃燒等。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降低血液輸氧能力,導致人體缺氧,嚴重時會致人死亡。

  污染物來源:

  含碳的燃料不完全燃燒都會產生一氧化碳,如煉焦、煉鋼、煉鐵、煉油、汽車尾氣等。大氣中的一氧化碳主要來源是機動車尾氣、工礦企業、家庭爐灶、采暖鍋爐、燃放煙花爆竹、木炭燃燒等。

  污染物指標: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國家一級、二級標準中CO的24小時平均值均為小于等于4毫克/立方米,年評價采用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

  污染物治理:

  減少柴汽油車使用,控制散煤和生物質燃燒(一般工業燃煤、燃煤電廠都能充分燃燒,很少CO排放)。

  臭氧(O3)

  污染物性質:

  常溫常壓下O3無色,有特殊氣味,近地面的O3是一種有害氣體,如果濃度過高,易引起人體上呼吸道的炎癥病變,出現咳嗽、頭疼等癥狀,還會對皮膚、眼睛、鼻黏膜產生刺激。

  污染物來源:

  臭氧分兩種,一種分布在高空,可以阻止太陽紫外線輻射,是地球的保護傘;一種分布在低空,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臭氧污染指地表臭氧,為二次污染物,前體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紫外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地表臭氧。這也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標的原因。

  污染物指標: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O3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小于等于100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小于等于160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年評價采用O3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數。

  污染物治理:

  減少來源,控制前體物排放。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控制其前體物排放是治理的關鍵。臭氧的前體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而這兩種污染物同樣也是二次細顆粒物的前體物。

  可吸入顆粒物(PM10)

  污染物性質:

  PM10是飄浮于空氣中粒徑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包括固體、液體微粒或固體吸附液體、氣體形成的顆粒物,如煤煙、煙氣、灰塵微粒及二次顆粒物如硫酸鹽、硝酸鹽微粒、光化學煙霧等。易被人體吸入并可進入呼吸道。

  污染物來源:

  主要來源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一次源包括工地揚塵、工業排放等,二次源包括前面所述的SO2、NO2等氣態污染物,可轉化形成硫酸、硫酸鹽、硝酸、硝酸鹽等顆粒,經過不斷吸濕增長形成PM10。

  污染物指標: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國家一級標準是PM10年均值低于40微克/立方米,國家二級標準是年均值低于70微克/立方米。

  污染物治理:

  嚴格落實建設工地揚塵治理"六個百分百"要求,加強道路清掃保潔,利用硬化、綠化、覆蓋等方式治理城市裸露土地。減少石化燃料使用,推廣使用新能源車,加強工業企業排放管理等。

  細顆粒物(PM2.5)

  污染物性質:

  PM2.5是飄浮于空氣中粒徑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是PM10的組成部分。PM2.5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被吸入人體后會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還可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傷害更大。

  污染物來源:

  PM2.5來源十分復雜,既有燃煤、燃油機動車尾氣、道路揚塵、建筑施工揚塵、工業粉塵、餐飲油煙、垃圾焚燒、秸稈焚燒直接排放的細顆粒物,也有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轉化生成的二次細顆粒。

  污染物指標: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國家一級標準是PM2.5年均值低于15微克/立方米,國家二級標準是年均值低于35微克/立方米。

  污染物治理:

  PM2.5防治要從源頭入手,采取綜合治理策略,嚴格控制工業生產所造成的粉塵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變能源消耗結構,大力開發核電、水電、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高汽車排放標準,控制汽車尾氣排放,尤其是以柴油為燃料的機動車。積極發展公交導向型城市交通,推動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