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小瘦子3-国产av-动漫电影推荐-男同志网站freemovie-久久影院被窝影院爽爽

Tel:021-68160507 / 0513-84185999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公司:上海市虹口區SOHO大廈3316室
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zssxfh.com
政策法規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法規
固廢處理丨一般工業固廢規范化管理九大制度
來源:      作者:      時間:2024-12-23

  一般工業固廢規范化管理九大制度

  1、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十七條建設產生、貯存、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固廢法》第十八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需要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的要求,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內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落實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措施以及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投資概算。

  建設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并向社會公開。

  【管理要點】

  1.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應當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明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環節、種類、名稱、物理性狀、年度產生量、貯存方式、利用方式和去向、利用或處置量、環境管理要求。

  2.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應當在"采取的環保措施及排放去向"部分,載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及最終流向。

  3.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科學預測分析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情況,預估產生量、屬性、類別。

  4.擬配套建設一般固體廢物貯存、利用、處置設施的建設項目,應當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明確設施建設和運行的環境保護標準。

  5.擬配套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填埋場的建設項目,應當對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分析合規建設設施的可行性。

  6.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預測分析內容作為判定項目建成投運后產生的固體廢物屬性的參考。項目運行實際產生固體廢物后,在監管和執法等工作中有需要的,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方法對所產生的固體廢物開展屬性鑒別

  2、排污許可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三十九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36號)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令2024年第32號)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試行)》(HJ1200)

  《關于開展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2021〕26號)

  【管理要點】

  1.產生單位應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或進行排污登記。

  2.2022年1月1日后首次申請排污許可證的產生單位,應按照《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工業固體廢物(試行)》(HJ1200)(以下簡稱固廢技術規范)和相關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申領排污許可證,核發的排污許可證中應載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要求。

  3.2022年1月1日前已經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的產生單位,在排污許可證有效期內無需單獨申請變更或重新申請排污許可證,待排污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重新申請、變更時,按照固廢技術規范和相關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在排污許可證中增加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要求。

  4.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的內容、頻次和時間要求提交執行報告。執行報告應按照固廢技術規范的要求編寫,并說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

  3、清潔生產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三十八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依法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合理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資源,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降低工業固體廢物的危害性。

  【管理要點】

  1.產生單位應當依據《固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有關規定實施清潔生產審核。

  2.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合理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資源,減少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并將實施情況納入清潔生產審核報告

  4、管理臺賬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三十六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建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可查詢,并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

  《尾礦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令2022年第26號)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制定指南(試行)》(生態環境部公告2021年第82號)

  【管理要點】

  1.產生單位應當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制定指南(試行)》要求,建立管理臺賬,全面、準確地記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鼓勵優先使用信息系統建立電子臺賬,建立電子臺賬的產生單位,無需再記錄紙質臺賬。無法建立或者不適于使用電子臺賬的,建立紙質臺賬。

  2.產生尾礦的單位應當通過信息系統填報有關信息。

  5、貯存管理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五條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依法承擔責任。

  《固廢法》第二十條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固廢法》第三十六條禁止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投放工業固體廢物。

  《固廢法》第四十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采取無害化處置措施。貯存工業固體廢物應當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生態環境部公告2022年第10號)

  【管理要點】

  1.產生單位應當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等有關標準規范要求,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設施。

  2.采用庫房、包裝工具(罐、桶、包裝袋等)貯存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其貯存過程應當設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庫,滿足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防雨淋等環境保護要求,不應露天堆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3.應在貯存設施顯著位置張貼符合《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規定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并注明相應固廢類別。

  4.對照《固體廢物分類與代碼目錄》,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分區貯存。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不得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投放工業固體廢物。

  5.鼓勵有條件的產生單位在貯存場所出入、磅秤位置等關鍵節點設置視頻監控,配備智能稱重設備。

  6.尾礦庫應按照《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試行)》有關規定,建立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在每年汛期前至少開展一次全面排查治理。

  6、利用處置管理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五條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依法承擔責任。

  《固廢法》第四十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采取無害化處置措施。貯存工業固體廢物應當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管理要點】

  1.產生單位應當按照"宜用則用、全程管控"的原則,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綜合利用應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規范要求。

  2.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置的,應當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30485)等有關標準規范要求。

  3.鼓勵在利用處置設施安裝視頻監控,確保利用處置過程全程監管。

  7、轉移管理

  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

  管理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三十七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對受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

  受托方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污染防治要求,并將運輸、利用、處置情況告知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外,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受托方承擔連帶責任。

  【管理要求】

  1.產生單位直接委托利用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在發生委托行為之前,核實受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

  (1)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報告表,并報有審批權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

  (2)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申請領取排污許可證。

  (3)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排污許可證等材料,針對擬委托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和數量,進一步核實是否在受托方利用處置能力范圍之內。

  【管理要求】

  2.經核實,受托方具備相應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產生單位應當直接與受托方締結委托合同,在合同中載明以下事項,并且將受托方的資質類材料作為合同附件:

  (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和數量;

  (2)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委托單價;

  (3)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數據,包括產生環節、物理性狀、主要成分、特征污染物等;

  (4)受托方在利用、處置活動結束后及時向委托方報告的要求;

  (5)受托方利用、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場所、采取的技術方法以及利用處置能力;

  (6)受托方運輸、利用、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執行的污染控制標準,如果沒有對應的污染控制標準,雙方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約定污染防治要求,如,運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車輛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污染防治措施要求;鼓勵運輸車輛配備安裝實時監控設備,對運輸過程實施實時監控。

  【管理要求】

  3.受托方不具備利用處置技術能力需要轉委托的,需在合同中明確轉委托的具體要求。受托方代為找到第三方利用處置單位后,產生單位需要對第三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在第三方利用處置活動結束后,受托方需向委托方報告第三方利用處置情況。

  7、轉移管理-跨省轉移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二十二條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應當向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商經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同意后,在規定期限內批準轉移該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

  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利用的,應當報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將備案信息通報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管理要點】

  1.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按照省級行政許可審批管理規定依法辦理轉移活動審批,未經批準不得轉移。

  2.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利用的,應當在轉移行為發生前,將固體廢物轉移種類、數量、利用合同、接受單位營業執照等有關信息報移出地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備案信息一旦發生變化的,應在轉移活動前,撤銷原備案信息,并重新進行備案。

  8、產廢單位內部管理

  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三十六條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建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可查詢,并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

  【管理要求】

  1.明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相關人員應當熟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相關法規、制度、標準、規范,熟練掌握固體廢物專業技術知識。

  2.安排固定人員負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相關材料檔案管理,包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委外運輸/利用處置合同以及其他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相關信息。

  3.建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專業知識培訓。

  4.建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日常現場檢查工作機制,明確日常檢查內容、檢查時間與頻次、檢查結果應用等,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8、產廢單位內部管理

  污染治理設施監測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十九條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加強對相關設施、設備和場所的管理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和使用。

  【管理要求】

  按照有關法律和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等規定,建立企業監測制度,制定監測方案,定期對廠區內利用、處置、貯存等設施、設備和場所運行狀況進行環境監測,編制監測報告。

  9、信息公開制度

  【管理依據】

  《固廢法》第二十九條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依法及時公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生態環境保護部令2021年第24號)《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環辦綜合〔2021〕32號)

  【管理要求】

  通過企業網站、公告欄等途徑,依照《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格式準則》等規定,及時公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貯存、流向和利用處置等信息。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新聞